鹿胎为鹿科动物梅花鹿G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.elaphus Linnaeus胎兽或胎盘。其加工方法是先将胎用水洗净,剔除胎毛,然后放入锅内加水用火焙干;另一种方法是先用酒浸2-3天后,再直接用火烤干。干鹿胎可加工成“鹿胎粉”和“鹿胎膏”入药。熬制鹿胎膏有的加入其他药材;也有的不加,只单纯用鹿胎熬制。
鹿胎为健康梅花鹿、马鹿等新鲜或干燥的胎儿。古时多为猎取野生怀孕后期母鹿,剖腹取出胎儿,连同胎衣、胎水一起入药。由于野生鹿的减少,又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,剖腹取胎已不可能,所以鹿胎多为家养鹿怀孕后因受伤、难产、等其他事故造成快要死亡的才会杀鹿剖腹取胎。梅花鹿胎干胎,四肢蜷于腹下,头侧弯贴胞的一侧,橘黄色呈半球形,如系胎衣包裹,胎儿周身有数个紫褐色斑块(胎衣子叶)附着。花斑明显。鲜胎头圆嘴尖,四肢长,颈长而身短,尾扁圆,如系吃过初奶的仔鹿,则蹄部无水蹄而有磨痕。马鹿胎与梅花鹿胎相似,只是体大、头大、肢长,毛色较深,花斑较暗。
烤鹿胎系将鲜鹿胎经烘烤脱水,便于保存、运输和应用。方法:将鲜鹿胎连同胎膜、胎衣一起,用细铁丝或细绳将胎儿像在腹中的形状绑好,放在80~100℃烘箱中烘烤。烘烤过程中不可触动,以免掉毛,影响外观。成品鹿胎红褐色,带有酥香味。保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,防霉、防蛀、防鼠。
鹿胎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维生素、钙、铁、锌等元素,有补气血、调经、壮阳、补虚、美容养颜的作用,常用烹调方法有烤、烧、煲、煎、汤等多种,著名的有人参全鹿汤等。
主治:月经不调,宫冷不孕、崩漏带下、肾虚体弱、结核、肝炎服之亦好。
出自《本草新编》;《本经逢原》:“鹿胎,其嘴、尾、蹄合与生鹿无异者为真,其色淡形瘦者为鹿胎,若色深形肥者为麋胎。又獐胎与鹿胎相类,但色皎白,且其下唇不着鹿之长于上唇也,其他类兽之胎,与鹿胎总不相似也。”
干燥的鹿胎,大小不一,全体弯曲,头大,嘴尖,下唇较长,四肢细长,有之蹄,尾短,脊背皮毛有小白色点,鲜时色淡,干燥后呈棕红色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气微腥。以幼小、无毛、胎胞完整、无臭味者为佳。四川所产的鹿胎,为水鹿Cervus unicolor Kerr、白唇鹿C.albirostris Przewalski、白鹿C.macncilli Lydekker的胎兽及胎盘。用木板夹扁后加工千燥,商品呈扁圆形,棕渴色,外面包裹一层胎盘。